清廉浏阳的耕读文化
湖南省长沙浏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罗柱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视耕读?今天,我们来说说词语“耕读传家”。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学士对耕读生活十分推崇。一些士人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了诸如“耕读轩”“耕读山房”等名。诗词歌赋中,也常见关于耕读生活的描述。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元代王冕《耕读轩》:“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明代徐勃《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自古至今,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是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理学名儒张履祥认为应该耕读并举,他在《训子语》中说:“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晚清名臣左宗棠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
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耕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读书劝学,立身正业,是中国人最为质朴的精神追求。作为中国古代勤政廉政的楷模,南宋宝文阁学士叶适曾说过“读可荣身、耕可致富”。耕读文化——穷不改志、富不忘本,对于廉洁文化建设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去年,长沙市首个“廉洁文化示范点”在浏阳市的秧田村挂牌,一块小小的牌子,却承载着许多的梦想与故事。
沿永(安)社(港)公路从沙市镇往龙伏镇中间地段,右手边有一个三层飞檐、巍峨挺立的门楼,上书“秧田村”“全国幸福社区示范村”两行金色的大字,两旁门联是:“鹤立鸡群冠赤县,源开流远润秧田”,其上首又有一块金黄色大卧石,上书“仁美秧田,幸福家园”八个红色大字。
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是一个很不一样的村庄。沿着村口的水泥马路往村部走,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格外引人注目,墙上展示村子迄今为止走出的26名博士。他们就读过的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名赫然在目。在博士们的头像上面,是用博士帽装饰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勤耕重教,耕读传承”。
这面村民们引以为豪的“博士墙”,见证了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批批农村孩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各自的命运。
秧田村是个很不起眼的村庄。秧田村地处浏阳北乡,整个浏阳市分为东、西、南、北四乡,南乡盛产花炮,西乡有花卉产业,东乡有林业资源,北乡只有世代耕种的土地。在秧田村,供养孩子读书的目的可以简化为:改变命运。好好读书这一教导,也镌刻进这里每个孩子的生活,屈伟员的女儿屈婷如今是博士墙上的第一个女博士,而当时的屈伟员在对儿女严格要求的同时也有一丝遗憾。
在秧田村,上一辈的父母们也许没有跟他们说过艰深的道理,但这种浸染在每个秧田人心里的集体荣誉,规矩意识,让秧田的孩子们在成长中,总能找到与自己,与自己的家庭“志同道合”的人,一个个小的涟漪汇聚在一起,读书潮、博士潮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罗碧如本身也是大学毕业,虽然自嘲是四兄弟中“学力最有限”,但却是四人中“精力最无限”的,从学业有成到出外闯荡,走四方的经历让他更加明白,秧田村里的这种“耕读精神”或者这种集体的认可、集体的荣誉对一个人的观念树立,有多么的重要。“出去了,做事的时候想走个捷径偷个懒都觉得对不起别人,就像回到了村子里,大家都这么好,自己也不能差。”如今的罗碧如已经退休,他选择回到秧田村,并将自己房子的一部分划给到村上,建起了一座农家书屋。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秧田村有800多个孩子考出了农村,其中包括26名博士和176名硕士。在这里每个博士家庭的门前会贴上一个“书香家庭”的牌子,还会加送一块“博士匾”。如果说博士是一种“文化资源”,那么从本土文化资源中汲取廉洁养分,对实现“以文化人、以文促廉”将大有裨益。
作为长沙市首个“廉洁文化示范点” 耕读文化园,依托秧田村“勤”“耕”“廉”“俭”等家风家教和地域特色,按照全域乡村旅游建设的标准设计景点标识,全线引入语音导览系统,通过讲述村史沿革,品读乡贤故事,重温家风家训,展现乡风文明,可以让大家在参观学习中接受文化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启迪。
耕读文化园涵盖有600多年历史的老龙井、400多年历史的老桥亭、300多年历史的罗氏老槽门、民国时期的浏阳龙舟赛场—秧田龙舟码头等一批具有浓郁乡愁的历史景观,分布有耕读文化馆、博士墙、廉文化墙、廉荷园等一串具有廉洁教育意义的现代景点,开设有“亲子耕作”“博士授课”“家风诵读”“国学教育”等特色体验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良好家风乡风与崇廉尚洁深度融合,厚重不失鲜活的廉洁文化氛围浑然天成。
耕读文化是优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翻来历史的卷轴不难发现,凡是那些家风家教好,以耕读和诗书传家的家族,虽历经时局动荡、朝代更替,却能保持人才辈出、薪火相传。既学谋生,更学做人,以这一朴素的、带有浓郁泥土气息的 “传家宝”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带动了一方社风民风,也促进了一地党风政风。
随着越来越多廉洁文化园地的建成,传统修身文化精华和廉洁文化元素的不断深挖,廉洁文化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渗透力的不断提升,传统修身与党性修养这一共产党人“心学”的桥梁正在架起,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筑牢崇廉拒腐的思想堤坝也正在建成。
翻开《秧田村志》,了解了下耕读文化。罗珠,是湘赣两省的罗氏始祖,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令,又称洪崖先生,原籍为浏阳东乡沔江。他自幼在长沙罗汉峰上的罗汉尖刻苦读书,取得功名。长大后,他与张良、萧何等人关系很好。刘邦建立汉朝以后,他被征为朝廷官员,在任期间清正廉明,为人正直,关心民情,深得民心。但他因刚直不阿的性格遭到排挤,被迫出守九江府。后来到南昌生活时,庭前种植许多松柏,以表示自己的节操,相传罗汉松、罗汉柏皆因此得名。
罗从彦,是理学大师级人物,字仲素,人称豫章先生,他笃治理性之学,著有《遵尧录》《春秋毛诗语解》等书,对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厥功至伟。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它是由北宋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创立,经过一传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到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在这中间不难看出,罗从彦承上启下,功不可没。他有诗曰:“静处观书尘不染,闲中稽古意犹深。周诚程敬应粗会,奥理休从此处看。”“理学真儒”颂扬的就是罗氏这位显祖的业绩风范。后来还有一位理学名家罗愿。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大文豪苏轼、理学家朱熹都曾为《罗氏族谱》《罗氏宗谱》题赞或作序,称颂“汉晋望族”“德业双全”,给予罗氏极高的评价。
翻开《浏阳县志》,了解下浏阳的历史名人故事,宋朝浏阳的名宦风流人物杨时等的故事令人感动。
浏阳县令杨时,是著名的学者,理学家。号龟山先生。他是“程门立雪”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在任期间,其学识品德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浏阳人民。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也是其再传弟子。他被誉为浏阳名宦第一人。
汤璹,湖南浏阳人,字君宝,官至大理寺少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最高法院副院长,因其刚正不阿,敢于直言,廉洁奉公,被评为“清风峻节”。
李受,湖南浏阳人,官至右谏议大夫,图龙阁直学士,为人正直,敢于进言。
元朝时间虽短,却风云变幻,疆土广阔,浏阳人欧阳玄为这个朝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为官40年,堪称看尽翰林春秋,总裁宋、辽、金三史。元代中后期几乎所有重大的修书编志都有他的参与。其文学著作《圭斋文集》十六卷在档案馆珍藏,这套书籍也是馆藏年代最早的珍贵档案。欧阳玄,号圭斋,其文章道德,卓然名世,死后追封为楚国公谥号“文”。“文”为文官谥号最高荣耀,只有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和经天纬地的无双国士才能使用。浏阳现有缅怀他的乡贤祠及以其号命名的圭斋路,均位于浏阳城区的城市中心。
这些历史上人物因为在历史上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给世人留下了很好的风范,所以人们对他们口口相传,代代永念。
2021年11月12日下午,以“廉脉千年‘浏’清如许”为主题的2021年“清廉浏阳建设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浏阳市高坪镇浏阳河双江口文化公园举行。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带领200余名党员干部走进山水之间,感受了一场沉浸式的“廉政教育课”。
启动仪式以清风徐来、清廉者说、清浏潮涌三个篇章为脉络,举行了清廉浏阳建设主题分享活动。通过情景演绎、互动体验、音诗画等多元化表现形式,将清廉建设内容生动巧妙地融于其中。
“圭斋原是旧圭斋,不带些儿官样回,若使他人居二品,门前鼓吹闹如雷。”情景演绎《清廉风来》通过诗歌诵读、故事演绎的方式,把浏阳历史上勤廉担当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带领大家探寻一脉相承的廉洁风尚。
“战争年代,身先士卒,老年时期,李贞依然克己奉公,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她身上穿的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旧军装。”情景讲述《浏河溯初心》生动展现了李白、易荡平、李贞等革命先辈对党忠诚、奉献担当的崇高追求,引导党员干部在红色精神的洗礼中汲取清廉基因。
“在家人眼里,陈建还有点‘不近人情’。过年时,为了防止有企业负责人到家里拜年,他特意交代家人把客厅灯关了,陌生电话一律不接……” 微故事分享《清廉者说》深情讲述了优秀共产党员廉洁履职、为民担当的感人故事,激励大家秉持“赶考”心态,在传承、学习中砥砺前行。
“坚持人民至上,涵养清风正气;你我同心同行,共建清廉浏阳。”现场宣誓《清廉浏阳》以全城连线的方式向全市发出共建清廉浏阳的号召,进一步浓厚崇廉倡廉氛围。
浏阳是千年古县、红色热土,廉政文化源远流长,清官廉吏美名流传,这片土地上不仅蕴藏着众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红”“廉”故事,也赋予了这座城市坚韧果敢、廉洁奉公的鲜明底色。近年来,浏阳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激扬革命精神,把清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
几年来,浏阳市各单位将围绕“清廉浏阳”主题,组织开展“百年风华·峥嵘‘纪’忆”微党课竞赛、“一把手话清廉”、“当好廉内助·扬廉洁家风”廉政沙龙、“青年说·清廉说”演讲比赛、“清廉浏阳·你我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等多项活动,推动清廉单元创建全面铺开,清廉理念宣传全面覆盖,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示范引领带动“遍地开花”,为清廉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暹罗天地“泰国标志性宋干节庆祝活动”取得轰动性成功,吸引全球各地游客参加难忘的泼水和文化活动暹罗天地举行名为“泰国标志性宋干节庆祝活动:欢乐宋干节,传承世界遗产”的宋干节活动,为期12天。活动至今已举行5天,成功吸引全球各地游客参加,【详细】
DFS 迪斐世尊享会一周年庆典 呈献环球收藏之旅 送上专属好礼· DFS 迪斐世尊享会 (DFS CIRCLE) 为庆祝成立一周年,通过应用程序内置的惊喜任务,为会员送上专属好礼。· 由即日起至5月31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