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近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开发建设青堤古镇孝德文化之乡,打造孝德文化基地。以开展尊亲敬老爱老活动为载体,以传承孝德家风文化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用孝德家风传播滋养核心价值观,用尊老爱老的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坚持把宣传和实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与深入开展孝德家风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五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评选孝德之星,宣传孝德善举,倡导诚信感恩,弘扬优良家风,充分发挥孝德家风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传承了五千年,孝德传家的优良家风是其本源之一。孝的思想源于我国父系社会,“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汉字孝德的“孝”字,就由“老”与“子”上下结构会意而成,意思是让青年人扶着老年人,这就是孝的本意;教育的“教”字,它是“孝”和“文”左右结构并列组合,表明了孝是教育产生的根源。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即“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成书于两千多年以前。《孝经》说: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辞海》注释“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古之孝义的核心:就是一个“尊”字,即尊亲敬老。这个“尊”字,贯穿于中华孝文化产生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了“孝”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不仅反映了“孝”的实质,而且还有其拓展意义。那就是要忠于自己的事业、维护国家的利益、追求客观的真理。“尊”不仅要求对父母孝,对祖国和事业忠,也就是说不仅要下对上尊,而且上对下也要尊,另外也有自尊的意思。“尊”的拓展和引伸意义,还有“勤”、“诤”、“诚信”的意思。综上所述,概括言之:尊是孝的基础,孝是尊的表现。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一个“孝”字,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古老的孝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大力推行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现代孝德孝义。历史车轮驶进21世纪,我国的现行新《婚姻法》就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孝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正确引导能够派生出许多很好的社会规则:家庭有孝,尊老爱幼,其情融融;单位有孝,上行下效,竭忠尽智,事业兴旺;社会有孝,人人抱有一份尊重情怀,社会就发展得更加和谐,人们便可以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孝德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倡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而且还要自尊自重、自强不息。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就会促使人们树立起对老一代赡养、照顾的责任心,树立起搞好邻里关系、搞好同志之间团结的责任心,还能够促使人们发扬敬业精神、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这样才算是孝,否则就是大不孝。由此可见,“孝”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又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思想道德,也是一个人具备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美德。孝与道德相伴,与慈善结缘,与爱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是公民思想道德的灵魂,更是培育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和加力器。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孝德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把孝道视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在蜀中,川剧“目连戏”家喻户晓,《目连救母》的故事众所周知。民间传说目连高僧的孝举感动了唐朝皇帝,是唐太宗亲封的两大圣僧之一,与《西游记》里的唐僧齐名,是佛教寺庙里声名显赫的大慈大孝的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目连文化之乡在射洪市青堤古镇,那里有目连专殿寺庙、镌刻石碑文物、相关地貌古迹为证,大孝子目连圣僧的故事和目连戏在当地广为流传,崇尚孝道早已成为射洪人自古以来传承的美德。常言说得好,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羊亦知跪乳之恩。因此,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期,传承孝文化、树立好家风、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依然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目连文化的精髓是孝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位愿意尊老孝亲、怀有感恩之心的仁人志士,都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接地气,挖掘孝德内涵,宣传孝德典型,弘扬孝德家风,让孝德家风畅行天下,润泽千秋万代。如今,孝德文化已成为法制社会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国外就有人针对西方社会、环境垢弊说,21世纪的人类如何发展,要请教中国两千多年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学习其“仁”、“爱”。新时代的孝德文化,应不仅仅是孝亲敬老、与人为善,同时,还要明礼诚信,忠于国家和人民,视人民若父母。这在对外交往、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项工作中,都具有特殊意义。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分为三个层面来概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公民个人层面来看,与孝德家风要求完全一致,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通过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好的家风,对父母、长辈、上级都不尊敬,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方面有问题,那么他将终生难有大的作为。无数事实证明,非常重视孝德家风传承的人,其生活的幸福指数会明显提高。这可能是因为家庭和睦,使家人之间的亲情更浓,心理更健康,也就更容易享受到幸福的“天伦之乐”。射洪市太乙镇农村少年包天阳,从九岁开始,就一边上学,一边护理瘫痪在床的母亲。当地流传着的顺口溜“射洪孝子包天阳,背起母亲上学堂”,这就是他孝敬母亲、勤奋求学、传承孝德家风的真实写照。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品学兼优,西华师范大学毕业后,组织上关怀照顾,安排到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任教。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眨眼20多年过去了,他照顾瘫痪母亲20多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在读书期间,他利用节假日打工挣钱,用作上学、家庭生活、给母亲治病开支;参加工作不久,他结婚组建了新家庭,夫妻两人都很孝顺,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于照顾母亲。包天阳的心路历程催人泪下,其孝德精神感人之深,超越了古之《二十四孝》。梅花香至苦寒来,包天阳的孝举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被誉为现代大孝子,先后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四川省第二届“道德模范”之“四川省孝老爱亲模范”,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目前,在全市年轻人中,感恩勤奋自强、弘扬孝德家风、传递正能量已蔚然成风。这是因为我们只要在心灵播下孝德的种子,通过辛勤培育,孝德之树就会根深叶茂,并且硕果累累。
孝德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孝亲敬老既是目连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作为目连文化之乡的射洪人,更应该传承目连文化,争当孝德模范。目连文化研究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坚持与射洪市委宣传部、射洪市民政局、市社科联、市文联、市妇联、市老年大学、沱牌镇党委政府、松鹤山庄老年公寓等单位紧密配合,经常开展孝德家风文化“五进”活动,联合举办“孝德家风知识讲座”、“夕阳红文艺汇演”、“尊老爱老助老志愿服务”、“目连孝德文化基地授牌”、评选道德模范暨党史中好家风好家训巡讲等活动。以“孝亲敬老送温馨、助老维权献真情”为主题,以“培育敬老家风,建设和睦家庭”为基础,扎实开展老年维权优待、走访慰问关爱和为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老有所为”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了“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最美老人”“孝德模范”“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在镇村及社区开展了“好家风示范户”“洁美家庭”评选活动,近期还在全县范围内征集评选了“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百年党史中的好家风故事”,大家积极踊跃参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通过这一系列孝德家风传承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老年人提供最需要、最迫切的服务。积极支持老龄工作,助推为老服务工作再上台阶。倾心关爱老年朋友,真心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广大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重视。在全市营造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倡导大家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一杯茶水、一碗饭菜,点点滴滴显真情;一件衣服、一床被褥,丝丝缕缕连爱心;一句问候、一个电话,字字句句传孝心。在孝敬父母长辈的同时,也关爱我们身边的老人,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安度晚年。只要我们多一份孝敬,多一份奉献,周围就会多一份温馨,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脚下的路途遥远。因此,我们都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把孝德家风的正能量撒遍人间。让春苗更壮,夕阳更红,社会更美好,未来更幸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及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以弘扬孝德家风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创作出更多弘扬孝德家风文化的精品力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阳光雨露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真正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孝德家风,广泛宣传孝德之星,在新时代形成崇尚孝德先进典型、人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局面,形成相亲相敬、互助互勉、团结和睦的良好风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暹罗天地“泰国标志性宋干节庆祝活动”取得轰动性成功,吸引全球各地游客参加难忘的泼水和文化活动暹罗天地举行名为“泰国标志性宋干节庆祝活动:欢乐宋干节,传承世界遗产”的宋干节活动,为期12天。活动至今已举行5天,成功吸引全球各地游客参加,【详细】
DFS 迪斐世尊享会一周年庆典 呈献环球收藏之旅 送上专属好礼· DFS 迪斐世尊享会 (DFS CIRCLE) 为庆祝成立一周年,通过应用程序内置的惊喜任务,为会员送上专属好礼。· 由即日起至5月31日【详细】